炒股要从娃娃抓起?
进入暑假之后,读小学的儿子长达近两个月的假期日程如何安排实在是个头痛的问题。夏令营、补习班等等,凡是天下的父母能够想到的都试了一圈,但还有大把的时间。笔者除了陪他在烈日炎炎之下体育活动之外,开始教他投资股票。当然,所谓投资也不过是在电脑上进行的虚拟投资而已,让他想出几个喜欢的上市公司,然后每天记录收盘价,讲一下为什么涨跌。结果他挑了几家拥有棒球队的上市公司,涨跌原因全部归咎与比赛结果,弄得你哭笑不得。至今为止,最大的收获是儿子开始明白电视上如果报道股票大跌,爸爸为什么摇头叹气,也知道股票大涨时趁机索要零花钱买冰淇淋。
笔者之所以开始启蒙儿子关心股票,最大的原因是希望他长大成人之后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另外,通过投资股票也可以培养他观察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能力和好奇心。但是在日本,投资股票仍然有不少人认为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跟银行和保险公司相比,在证券公司工作也总有低人半头的自卑感。以说话诙谐直来直去而著名的麻生财务大臣也曾经调侃过证券公司职员不靠谱。虽然是调侃,但在证券行业摸爬滚打了将近20年的笔者也颇有同感,因为跟汽车、家电、饭店等这些为消费者提供必须和方便的物品或服务的实体经济相比,证券公司给客户推介的股票能不能涨连自己都没有信心,被人说不靠谱也哑口无言。
从统计数据来看,日本只有大约10%的家庭投资股票,绝大多数都是银行存款或把现金放在家里的保险箱。在美国,大约有40%的家庭通过各种方式投资股票。日本人为什么远离股票?也许跟小心谨慎的民族性有关,但这个原因解释不了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于投资假想货币,因为在笔者看来假想货币要比丰田汽车的股票风险更大。笔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崩溃是最大的原因。1989年最后的一个交易日,日经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之后,30年过去了,股价仍然还徘徊在半山腰,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市场实属罕见。30年意味着整整一代人从未体验过什么叫牛市,所以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指出日本股市要想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参与过80年代泡沫经济的那一代人全部离世,日本人才能彻底克服恐惧股票的心理。
但最近日本金融厅发表的一篇调研报告却意外地唤醒了很多日本人的投资意识。该报告最核心的内容是随着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将难以为继,要维持正常生活除了养老金之外,每个家庭仍需准备2000万日元的存款。该报告出台之后举国轰动,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如何凑齐2000万日元来安度晚年。尽管安倍首相等政府官员出面喊话说要相信日本的养老金制度,但是“2000万日元问题”已经家喻户晓,证券公司等也趁机开始展开攻势,大力宣传投资股票等金融商品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投资股票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赚钱,也许适得其反,养老金的缺口可能比2000万日元更大。但是,长期依赖政府和企业的日本人开始面对风险,开始打破大锅饭是一个不小的变化。目前,笔者认识的很多金融界的朋友开始四处奔波普及金融知识,当中给小学生传授投资股票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所以笔者开始教儿子炒股,也可以说是在赶时髦。
坦率地讲,将来儿子如果能炒股赚大钱,当父亲的绝对高兴。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股票市场观察世界、了解经济是如何运作以及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也许更重要。因为到了儿子这一代步入中老年,也许养老金的缺口不止2000万日元,所以从小培养他的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比单纯赚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