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之下,“喝酒吃药”常常成为大家的避风港。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避险情绪升温之际,基于一致性的预期,大家买消费股抱团取暖。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100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88.980, -3.62, -3.91%),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给机构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食品饮料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以公募资金为例,过去3年公募的持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向A股核心资产“抱团”的趋势,其中前50大重仓股市值占比从2016年的27%上升至目前的50%以上,白酒板块持仓比例突破历史新高,食品饮料中的大众消费品、家电中的白电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 2019年三季度大消费行业整体持仓稳定食品饮料、家电超配比例最高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统计口径为重仓持股且不含港股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2019年初至今,外资通过陆股通渠道已累计净流入8675亿左右。其中,北上资金持股市值最高的前4大行业是食品饮料、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银行和医药生物,持仓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消费行业属于长周期的产业投资逻辑,如果不出现持续的业绩低于预期或者极端的外部事件,“抱团”现象很难打破。
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第一种情况是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56.720, -0.73, -1.27%)、美的集团(55.730, -0.47, -0.84%)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第二种情况是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也有反对派认为机构抱团消费正在瓦解。“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没有冲破天花板的估值,更没有一直抱团的资金。”深圳某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机构对消费股的抱团已经持续了10个季度,从历史数据看,最多13个季度抱团就会瓦解。而不少机构产品对消费服务行业配置已经达到上限,也存在被动减仓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