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炒股

  • 核心资产太贵了

    核心资产太贵了?

      在公募基金考核相对收益的机制下,部分有业绩支撑的“抱团股”遭遇大跌并非完全是因为价格过高。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从短期交易的角度看,热点白马股走弱是比较容易解释的。今年以来,申万电子指数涨幅高达50%,申万食品饮料指数涨幅高达70%,申万医药指数涨幅高达30%。当前掣肘市场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高估值问题。

      前文中的基金经理也认为,“当前经济处于中低速的情况下,基金经理面临着估值方法的变化,由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向DDM(股利贴现模型)转换。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角度看,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核心资产,可能短期吸引力不够,但长期空间还很大。”

      清和泉资本董事长刘青山也表示,今年以来,核心资产上涨并非完全是机构抱团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基本面的因素,也就是存量经济中行业集中度提升确实导致龙头公司市场份额和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明显好于行业其他公司。再加上估值越来越受到长期海内外投资者的认可,因而出现了业绩和估值的双击,股价大幅上涨。

      然而,也有个别基金大咖如睿远基金陈光明认为,从估值的角度,上述核心资产虽然长期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已经很难获得超额收益,需要做出一些不同于市场的前瞻判断。

      “从过去追求又好又便宜,到现在认为一流公司一流价格,甚至有些公司已经存在一些溢价了,在此基础上想要取得超额收益,对大家来说是个挑战。等到这些公司的价格已经充分的时候,我们要做出一些不同于市场的前瞻性判断。”

  • 科创板首日复盘:机构包揽卖方席位 游资积极介入

    科创板首日复盘:机构包揽卖方席位 游资积极介入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只个股正式上市交易,吸引着市场各方的关注与参与。25家公司成交额合计逾480亿元,平均换手率约77%。

    机构大幅卖出

    22日晚间,上交所龙虎榜数据显示,科创板所有个股中卖出前5位席位全部为机构专用席位,显示首日大部分机构均逢高减持。其中,中国通号5家机构合计卖出2.54亿股,为机构卖出最多的个股,卖出金额26.9亿元,占中国通号总成交97.6亿元的27.56%,平均卖出价格为10.59元,获利12.04亿元,当日买入主力大多来自游资营业部。

    南微医学是唯一一家,买卖前五席位均为机构席位的个股。其中前5买入席位合计买入279.98万股,买入金额2.71亿元,平均成本为96.79元,而南微医学收盘价位110.51元,买入前5的机构席位账面盈余14.18%,获利3841万元;前五卖出席位合计卖出262.41万股,兑现2.9亿元资金,平均卖出价格正好与收盘价一样,这部分配售到新股的机构,获利1.52亿元。

    另外,还有6只个股有机构买入,分别为中微公司机构买入52.23万股,成交3781.87万元,成本72.41元,账面盈利11.91%;福光股份机构买入21.13万股,成交961.65万元,成本45.51元,账面盈利6.94%;睿创微纳机构买入25万股,成交1079万元,成本43.16元,账面盈利14%。嘉元科技机构买入32万股,成交1341.84万元,成本41.93元,账面盈利35.12%;方邦股份机构买入14.82万股,成交1270.89万元,成本85.76元,账面盈利2.2%;乐鑫科技机构买入28.74万股,成交3039.53万元,成本105.76元,账面盈利22.08%。

    从上统计可以看出,7只个股机构合计买入3.86亿元,买入科创板股票的机构账面均有盈余,其中嘉元科技买入机构账面盈利35.12%,为盈利比例最高的个股,其次乐鑫科技机构账面盈利22.08%。

    游资积极介入

    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买入澜起、通号、中微、虹软4只个股,合计购入1.4亿元,买入额度均超过了2000万元,其中买入额度最高的是中国通号,为5656万元。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最为活跃,买入中微、新光、沃尔德等19只股票,合计买入2.8亿元。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也儿很活跃,共买入新光、心脉等11只股票,买总入额度为1.4亿元。

    东方证券长春同志街营业部买入7股,合计买入1.61亿元。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南东路罗湖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共买入瀚川、容百、新光、通号四只股票,合计买入6787万元,其中买入最多的是中国通号,买入金额为4422万元。

  • 科创板上市之后与投资主板没有区别,依然会从企业自身的长期竞争力、估值水平以及公司本身的质量来衡量

    清和泉资本副总经理吴俊峰表示,科创板上市之后与投资主板没有区别,依然会从企业自身的长期竞争力、估值水平以及公司本身的质量来衡量,上市之后经过资金的炒作可能没有短期机会,持有的态度是深度研究,谨慎决策。

    在成长股的估值评判上,吴俊峰指出,过去的市场过于关注成长性,给了成长性非常高的溢价,一个公司估值唯一的锚就是其成长性,但这是有偏差的。“本质来看,企业的核心指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都会在估值里体现。用以往的传统投资思维看待现在的市场是不对的,并不是小公司的成长速度一定比大公司快,所以小公司的估值一定比大公司高。市场正在逐渐回归到企业赚钱的长期本质上。”

  • “5·19行情”20周年启示录:揭秘穿越牛熊市场的长牛股

    “5·19行情”20周年启示录:揭秘穿越牛熊市场的长牛股都有哪些特征

      “5·19行情”20年后,当年的大牛股仅昙花一现,在牛熊更替的市场中又渐渐回归本原,被后人所淡忘。在经历20年时间检验后,穿越牛熊,涨幅10以上的大牛股共计31只,不少入围股为各消费领域龙头。

      牛股已不在 留下空悲叹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9年5月19日,沪深两市一扫2年多的低迷行情,当天沪市大涨4.64%,深市大涨5.03%。正是从那一天开始,A股市场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史称“5·19行情”。从指数表现来看,上证指数短短30个交易日最大涨幅超64.1%,整波牛市最大涨幅超过114%,历时超过两年。

      网络科技股被认为是“5·19行情”的最大爆点。数据宝统计显示,行情期间最大涨幅超过5倍的个股合计共有20只。其中,表现最好的是综艺股份,最大涨幅超过810%。1999年5月18日,综艺股份收盘价为10.58元,2000年该股一度攀升至64.27元(期间有10转5),复权后较10.58元上涨超过8倍。综艺股份正是彼时网络科技概念股龙头之一。而曾经的亿安科技、海虹控股、四川湖山等,也是那波行情的绝对热点,期间最大涨幅均超过5倍。

      然而,对上述大部分“牛股”而言,“5·19”仅是昙花一现,在牛熊更替的市场中又渐渐回归本原,被后人所淡忘。数据宝统计显示,上述20只大牛股中,有15只个股最新价低于“5·19行情”期间最高价,这意味着大部分股票用了近20年时间,仍无法重回当年的“辉煌”。

      如当年的银广夏A,从不到10元起步,中间历经一个“10配3股”和“10送10股”,股价最高涨到近38元,期间最大涨幅超过6倍。然而,当年的近38元也成为这只股票的历史最高价。如今,当年的银广夏A已更名为西部创业,截至最新,西部创业最新价较银广夏A当年最高价折价近90%。此外,郑州煤电、三爱海陵(即今天的欢瑞世纪)、亿安科技(即今天的神州高铁)等9只个股最新价较“5·19”期间最高价折价超过50%。

      除了股价的回归,当年所谓的“牛股”经过重组更名,早已经物是人非。对于投资者来说,股价短期的暴涨固然可喜,但没有业绩支撑的概念炒作终归“镜中月、水中花”,当“市场之鞭”落下时,留下给炒作者只剩高位套牢的无奈与悲伤。

      业绩为王 胜在长久

      回过头来,哪些个股才是真正大牛股,在经历20年时间检验后,未被历史所埋没,穿越牛熊而笑傲市场?数据宝统计显示,上市时间在十年以上,1999年5月19日以来累计涨幅(不含上市首日)在10倍以上,且最新收盘价较历史高点回调幅度不足30%的个股,共计31只。

      分行业看,分布最广的是食品饮料行业,入围股有10只。其次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仅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汽车、家用电器等消费类板块入围股数量就占到三分之二。

      从公司规模来看,不少入围股为各消费领域龙头,如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空调行业龙头格力电器,医药行业龙头恒瑞医药,汽车行业龙头上汽集团,乳制品行业龙头伊利股份,肉制品行业龙头双汇发展,啤酒行业龙头青岛啤酒等。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消费行业龙头凭借长期的资金投入和品牌建设,铸就了强大的品牌壁垒,能够在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均实现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从而实现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因此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期持续性增长,且更容易出现大牛股,长期表现明显优于市场整体水平,成为“长跑冠军”。

      数据显示,近20年来,食品饮料行业指数累计涨幅12.5倍高居榜首,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等行业指数累计涨幅均在4倍以上,大幅度优于同期沪指表现,这从侧面印证了大消费板块能守能攻的特征,且容易走出长牛股。

      持续盈利也是保障公司股价长期上涨的重要因素,上述31家公司中有八成以上2018年度业绩创历史新高。28家公司上市以来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占比90%。在业绩股价均稳健上升的同时,这些公司也在积极的回馈投资者。上述公司上市近20年来全部实施过现金分红,且有27家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达到10亿元以上,占比为87%。

     

  • 房价再也不会暴涨了?中国房地产风雨沧桑20载

    住房市场预热标志

    1997年,那是我们很多人情窦含苞待放之年,羞羞答答的玫瑰们,静悄悄的渐次盛开,让人目不暇给,心跳加速,想来真是妙不可言。

    个人情感之外,后来在我国掀起惊涛骇浪的房地产市场之种种也得从这年说起。

    1997年第4季度,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颓势尽显,我国经济下滑,名义GDP全年增长11%,较上一年低6个百分点,CPI从8.3%降至2.8%。彼时,我国经济刚刚从两位数的高通胀中走出,却又要面对通缩的风险。

    此外,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对我国对外出口带来不小压力,出口同比下降,出口金额同比从1997年1月的27.6%下降到1998年10月的-17.3%,1998年全年的出口增速仅为0.4%,比1997年的增速降低了20.1%。

    外资也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而下降,199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基本保持不变,1999年一反过去趋势,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增速-11.31%。

     

    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我国不得不将原来刺激出口政策转向刺激国内需求,政府决定把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俗称23号文,其中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均可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取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标志着城镇住房商品化制度开始建立。1998年的23号文发布之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快速推进,相应的银行信贷、土地管理等配套政策相继出台,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199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住房信贷政策的跟进,使居民在只支付首付的情况下购买住房,极大地提升了民众购房能力,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此逐步上升。

    这样,在我国实行了近四十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3号文,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里程碑,新中国历史上,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没有哪项政策能和1998年的23号文媲美,它是在中国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1994《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升级与加强版。

    在供给端看,它明确的把房地产定义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出台配套政策,把民众住房需求推向市场;在需求端看,实施首付加杠杆的购房模式,降低购房门槛,对民众收入资本化,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购买能力。

    很多人没意识到23号文的出台意味着什么,更想不到这份不到2000字的文件未来会在我国住房史上掀起怎么样的惊涛骇浪。如果说政策的出台是对房地产市场预热,那么房地产市场的启动还需要什么条件?

    催化剂-货币

    2001年台剧《流星花园》红遍海峡两岸,乃至霸屏亚洲,其风头一时无两,堪称神剧中的神剧,以至于男主角受到某国总统的邀约。娱乐界之外,一件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也在这一年修成正果。

    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简单地说,我国可以依托WTO平台和很多国家做买卖,利用成本相对优势我们的一些商品可以进入很多国家,出口创汇;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招商引资。所以,加入WTO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进入我国的钱多了。

     

    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的5年过渡期内,中美汇率比较稳定,过渡期结束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年走高,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进入我国,时至2014年美元兑人民币为6.12元,人民币升值26%。

    这样,随着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资本项目下长期顺差成为常态,按照中美汇率结汇后我们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我们与国外做生意,卖出去的是商品换回来的是美元,美元在我国国内不能流通,也就是说美元必须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流通,经常项目下顺差逐年攀升,我国国内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张三把一批成人尿不湿卖到了美国市场,换回来1亿美元。美元不能在我国流通,张三只能在商业银行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假设中美汇率8:1,张三拿到8亿人民币,或者存银行,抑或采购原料,继续加工制作成人尿不湿;商业银行少了8亿元的人民币,而多了1亿美元,商业就拿着1亿美元去找央行,央行收走1亿美元,成为外汇占款,并同时给了商业银行8亿人民币。

    整个过程,商业银行只是充当了资金中介,央行多了1亿美元的外汇占款,发行了8亿人民币, 张三获取了8亿人民币,我国流通的人民币多了8亿元。

    如果假定张三为一个国家,那么张三这种生意往来,有进口也有出口,出口多于进口就称为贸易顺差,而这种经常性往来的收支项目称为经常项目,其顺差就成为经常项目顺差。

     

    资本项目顺差意味着流入的资本比流出的资本多,流入的资本多就叫资本项目顺差。总而言之,随着双顺差的持续发展,进入我国的外汇越来越多,外汇占款在人民币的发行过程中比例越来越大,我们的基础货币越来越多。

    通胀猛于虎,政府心里很清楚。

    这么多钱到哪里,哪里就是汪洋大海,不能乱窜,得给它们找个地,而这个地就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也被称为蓄水池。

    房地产牵一发动全身,正是发动经济的引擎,而且也给地方政府带来巨量的卖地收入,各级政府看着脚下的土地很开心,土地财政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成为地方政府的摇钱树,铁公基大干快上,城市面貌换新颜。

    至此,加入WTO后,双顺差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随着时间推移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以至于为了控制基础的投放,央行被动的采取央行票据对冲基础货币的投放。

    这样,有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鼎力的政策支持,加入WTO也有了基础货币的大量供应,那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什么?

    助推剂-储蓄、收入与杠杆

    一个段子,两个老太太在天国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在临终前攒够了买房的钱,美国老太太说我在临终前把买房的按揭贷款还清了。也许是为了增强生活的安全感,中国人爱存钱,我国居民部门历来高储蓄,而高额的储蓄不仅为开发商提供了廉价充沛的资金,也为购房者提供了充足的购房弹药。

    1998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存款5.34万亿,城市居民人均储蓄1.3万元,一个双职工家庭平均储蓄2.6万元。粗略估算,1998年我国商品房价格不到2000元,购买80㎡的商品房需要16万,如果首付按照20%-30%计算,则需要3.2-4.8万元的首付款,彼时城市居民家庭储蓄平均2.6万元。

    此外,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00多,按双职工家庭计算,家庭年均入11000元,储蓄率按20%考虑,每年可增加储蓄2200元多。所以不管是从首付还是贷款利息偿还角度看,城市双职工家庭是有能力负担购房的。

    更何况,因为“平均”仅仅是事物宏观特征的表示,在趋于细分阶段并不能准确刻画事物特征,“平均”可能会隐藏一些高购买力人群。举个例子,张三刚毕业,经不住长辈的催促,去相亲。二人相谈一度很融洽,临近结束,女方试探着问:你们同事都有房吗?张三回复:我们部门人均2套房。女方暗喜,追问:那你?张三又复:我刚毕业,还没房。女方醉倒。

    给我一根杠杆,再给我摆放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足见杠杆的威力。不过,给你一根杠杆你绝对不能撬动太阳,是因为太阳质量是地球的N亿倍吗?不,是因为太阳的温度太高。

    事实上,购房的过程就是购房者或居民用存款与债务(银行贷款)购买房产的过程,表现在居民端就是银行贷款的绝对数量增多,以及居民存款的相对数量减少。

    在买房的时候,首付+按揭贷款的购房模式其实就是购房者利用杠杆的典型例子。总价一定,首付比例越低购房所加杠杆越大,首付比例越高购房所加杠杆越小。

     

    举个例子,一套商品房500万,首付30%与首付50%二者之间差了100万,前者后者分别用150万与250万撬动500万的房子,前者需要贷款350万,后者需要贷款250万。所以,一方面首付+按揭贷款的购房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居民购房能力,把居民购房的潜在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带来了居民杠杆率的宏观抬升。

    居民部门杠杆率,可以用居民贷款与GDP比值来衡量,也可以用居民贷款与居民存款比值来衡量。不管从哪个角度看,2008年后居民杠杆率迅速抬升,持续至今,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广大群众才逐步认识到房产是财富的锚地,为此前仆后继,居民杠杆率越加越高,房价也越来越高。

    综上,在过去的20多年里,站在1998年这个时间点上,或者1998年至2001年这个时间区间里,政策以及货币的供给,购买力的加持,都在预示着我国房价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站在2019年这个时间点上,我国房市的未来还会如此美好吗?

    住房的供给与需求本源

    1.政策供给

    大体上,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俗称23号文)出台后,关于我国房市调控的行政政策经历了几个比较明显的周期。

    2003-2004年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控制房地产开发,将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资本金比例由20%提高到35%,加大信贷调控。

    2005-2007年稳定房地产市场为政策调控基调: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布8号文,要求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工作。2006年政府再度调控,推出国六条。2007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于贷款的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成,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008-2009年刺激房地产行业发展: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未未2年内投资四万亿元刺激经济。200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地方政府、商业银行纷纷出台救市措施,下调房地产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到30%,住房贷款利率七折优惠,降低贷款首付比例至2成。

    2010-2013年调控升级、遏制房价上涨: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宽松的信贷和投资政策导致2009年房价过快增长。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出台“国四条”,通过金融、土地等手段来遏制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

    从2010年4月14日以来,调控措施接二连三的出台,由调控姿态升级到坚决遏制,国四条、国十条、相继出台。上调首付比例调整到30%以上,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暂停第三套房贷款。

    2014-2016年刺激房市房价再度暴涨:2014年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诉求凸显。房地产市场步入“总量放缓、区域分化”的发展阶段,一二线高房价和三四线高库存并存。

    2014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930新政),调整房贷政策,二套房认定标准由“认房又认贷”改为“认贷不认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对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2015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330新政),二手房营业税免征限期由5年改为2年,二套房商业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4成,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20%。

    从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底6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中长期贷款利率下降至4.9%,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化解房地产库存”。

    2016年2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 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金融税收多管齐下去库存。2016年2月29日,央行再度降准,房市触底回升,一二线房价、销量开始加速上涨,部分区域房价甚至接近翻倍。

    2017年以来房市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横空出世:2016年一二线房价暴涨,但三四线去库存效果区域差异较大,同时金融风险凸显,我国房市进入了因城施策的新阶段。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次提出“长效机制”: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2017年,“两会”刚刚结束,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这是2017年公开印发的第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从限购、限贷、限价,到以北京3·17新政引发的新一轮“限售、限商模式”,楼市将全面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同时在去库存的政策引导下,国开行货币化“棚改”支持下,2017年至2018年在一线二线城市房价纷纷下行之时,三四线棚改受益城市的房价纷纷上行,我国房价的这种局面,很多人始料未及。

    不管是1998年房地产政策的预热也好,还是过去20年房地产周期性调控也罢,或是为了对冲经济的下滑或是为了防范经济的过热,所以也不难理解任老先生关于房地产夜壶论的说法。总体上,行政政策调控收紧,房价承压下行,调控放松,房价上行,这是过去20年我国房价走行的一般规律。

    我们知道政策不是万能的,应顺势而为,它只有与客观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引起共振。过去20多年,我国房价走行与政策调控相关性很高,根本原因还是需求端居民的杠杆率比较低以及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使得他们敢于也乐于加杠杆,这种情况给我们过去的房地产政策的松紧留出了空间。

    那么,未来我国房地产松紧政策的空间还存在吗?

    2.货币供给

     

    从房地产领域看,货币的供给一定程度上与行政政策共同形成房市调控的组合拳。从货币总量角度看,2001年以来,我们的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对应的基础货币也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存款也越来越多。

    前面提到商业银行本身就是资金中介,它总不能让这么多资金趴在自己账户上不动,它得想法设法放贷,获取存贷差收益。这个时候,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进入了它们的视野,银行在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搭起桥梁,持续的存放贷通过乘数效应,逐步派生出更为巨量的货币,导致我国的广义货币M2在后续的年头里暴力攀升。

    举个例子,开发商张三存了100块到银行,假定存准率为20%,那么银行需拿出20块交给央行,余下的80块才能贷给客户李四,李四拿到80块在王五那购买了20本书,王五把80块存入银行,银行拿出16块存入央行,64块可以继续给客户放贷,如此循环下去。这样,理论上100块可以派生出500块的货币。

    所以,过去的20来年,我国的M2暴力攀升,固然有经济发展的推动,而住房货币化的改革促进土地资本化的过程,更是对M2的攀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货币价格利率来看,利率对房价的负向影响显而易见,即房价随着利率的上调而下降,随着利率的下调而上涨。1998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房贷利率的升降与我国房价的走形基本吻合,呈现明显周期性。房贷期限长,利率的升降将会显著影响购房者未来债务偿还负担,是购房者比较敏感的因子。

    近几年来,“防范金融风险”、“不搞大水漫灌”、“定向滴灌”等成为耳熟能详的词句,说明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成为优先选项,原因众多,其中我国货币的发行方式近来发生较大的转变成为制约“大水漫灌”的原因之一。

    2003年以后外汇占款在我国基础货币发行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一度超过100%。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降低,外汇占款在我国基础货币发行中的比例回落,目前占比在60%左右。

    目前我国利用货币调节工具来对冲由于外汇占款下行带来基础货币供给减少的问题,包括逆回购、SLF、MLF、PSL、TMLF等工具。以外汇占款为锚发行基础货币,是靠美元背书,以各种货币调节工具发行基础货币是以国家信用背书。货币发行机制的变化,从侧面说明我国货币供应的大水漫灌,不会是优先选项。从货币角度看,未来几年高增长的货币供应可能成为过去式。

    3.经济与人口催化

     

    经济角度看,1998年我国GDP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10年我国GDP超越日本,达到61013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我国GDP达到112029亿美元。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增长率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了近40年。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增长动能从旧向新转变,经济增速中枢下行。长期看来,随着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切换,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要告别经济高速增长时代。

    从我国总人口角度看,在过去的40余年里我国的总人口数增加了约1.45倍,人口的分布显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东部城市人口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城市。

     

    另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后,人口增长率从2%点多一路下滑,期间偶有反弹,但下滑趋势不变,至2006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降至0.5%左右,我国人口总量增长放缓。

    从城市人口总量来看,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率与总人口增长率同步逐年降低,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渐入稳定期,在以城市群为抓手的城市化推进路径下,城市人口一方面将会缓慢增加,另一方面在我国人口整体涨速放缓的背景下,各个城市主要依靠人口跨区域流动来增加城市人口,而且这种差异将会越来越明显。

    人口总量趋缓,人口城际间的变化,将会深刻影响我国的房市格局。

    4.购买能力

     

    居民高储蓄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石。2004年我国居民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比值24%左右,2018年这个数值接近67%,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增长了45%,增速很快。如果把一个国家看作一个家庭的话,相当于这个家庭有100元,其中67元是债务。

    虽然对比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67%的杠杆率尚可,但鉴于我国目前各项福利制度尚不完善的实际情况,67%的杠杆率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更何况正如前文曾提及到“张三相亲”的例子一样,“平均”不能准确描述特定对象的情况,但我们相信对于城镇家庭,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年轻的家庭,这个数据要远高于67%,这一方面约束了他们加杠杆的动力,一方面也限制了他们加杠杆的能力。

    如果说储蓄是首付的保障,那么居民可支配收入则是现金流,是后续还款的保证。可能是由于受“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与支出增速高度相关,在我国GDP增速逐年走低的情况下,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在逐年降低,收入预期不乐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加杠杆的能力。

    这里,为了把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购房能力联系起来,我们引入城市人口质量指数的概念。所谓城市人口质量指数,指的是以过去某年(基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人口的乘积为基数(假定为100),依此推算出各年份的城市人口质量指数。我们发现我国城市人口购房质量指数增速从2012年后逐渐走低,说明城市人口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速在降低,居民购房能力受限。

    因城施策的幻觉

    过去我国房价的走势图,是行政政策叠加金融供给与居民端杠杆增量空间及收入预期共振而谱画的。很多人只看到政策供给的周期性,而不去关注政策供给背景因素的变化,使得很容易陷入房市周期调控、房价周期上涨的幻觉。幻觉即假象。

    由于居民端杠杆增量空间受限,伴随可支配收入及预期的下行,居民杠杆增量能力受到约束。

    鉴于此,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不管是从行政政策还是金融供给角度看,强刺激的可能性比较小,也就是说全国房价暴涨的局面很难再现。“张三相亲”的故事,说明了“平均”的宏观意义,而趋于细分的无效。因此,房市因城施策横空出世也就顺理成章,房价亦然。

    如果有一天,房地产市场强刺激来了,那一定是被动所为,但愿这一天永远也不要来。

  • A股这轮行情会否“始于猪,卒于猪”

    潘向东:A股这轮行情会否“始于猪,卒于猪”?

      该文是新时代证券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博士近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联合举办的201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上午好!

      刚才周老师讲到要谨慎提“去工业化”,我也有同感,过去我们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下一步我们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内需,然后再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我们老是觉得我们经济体规模是全球第二,其实我们的人均GDP才达到美国的15%,增长空间还很大,不要老看总量,更应该关注人均,老百姓(56.680, 0.24, 0.43%)的人均工业品消费量还很低,工业化都还没完成。我们作经济判断不能老盯着我们“北上深”为代表的三亿中产消费升级,更应该关注十亿中低收入人群如何走向中产。

      因为在投资银行工作,我的相对优势是比在座的各位专家更关注资产配置,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所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和资本市场问题。

      资本市场的春天其实去年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大家更多是关注股市,没有关注债市。去年年初流动性边际变化,债市就已经开始走牛。到去年十月,随着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全面转暖,股市已经开始企稳。去年四季度因为投资者在过去的熊市伤害中“心有余悸”,再叠加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所以市场走得很纠结。春节后A股出现快速上涨,投资者的热度已经比较高了。假若现在还去探讨牛市有没有开始,除了锻炼口才和赚点击率,对投资者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样的探讨和思考应该是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月份的时候。

      作为投资者,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未来有没有外力,或者说是风险,终止这轮行情或者说会让这轮行情产生较大调整。假若没有,那么这个被激活的市场就会一直延续这种热度,直到“非理性繁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狂热,让所有的参与方最后都害怕。

      我是2008年来到投资银行,参加工作,这十年来,我们的股市运行出现拐点都与重大宏观政策密切相关。2005年启动股份制改革,叠加了经济的向好,股市开启了牛市,但随着2007年下半年物价增速的上升,大家对通胀开始担忧,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08年将进行宏观调控,收紧货币。所以,那一轮牛市的顶部就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当然,2008年后来出现了海外的危机,但2008年上半年我们确实在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随着2008年四季度中央大力度的反周期政策推出,股市开启了牛市,一直运行到了2010年12月,当时由于经济向好导致物价开始攀升,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定调2011年要进行宏观调控,记得当时总理一句话,对地方的融资平台要“连根带泥地拔出来”,A股的行情就此终止。2012年我们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创新,融资加杠杆就是那个时候开启的,股市随之也迎来了春天,这一春天当然是提升估值的春天。由于开启了可以融资加杠杆的“魔盒”,股市狂热一发不可收,终于监管当局在2015年6月底“忍无可忍”,踩了急刹车,导致那轮行情结束。

      我们都知道这轮A股行情的起来其实不是因为我们经济的企稳或回升,而是归功于去年十月以来流动性的宽裕和政策的转暖。政策的转暖不仅仅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还包括我们的监管政策。这样两大合力导致市场上涨,也就市场上投资者所说的是流动性和政策合力促使估值提升,而不是企业盈利的改善。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春节的时候发过一篇文章《为何经济处于寒冬,资本市场却迎来了春天?》,里面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对于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的问题,已无再探讨的必要。

      只要经济不出现大幅跳水,那么能改变当前股市向上运行的外力目前来看主要有:其一就是中美贸易谈判破裂,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目前来看这个风险很小,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进展相对顺利;其二就是监管政策变化,目前来看这个风险也比较小,因为股市刚刚回暖,还远没有像2015年那样疯狂倒逼监管出手,现在监管当局还在呵护市场的发展;其三就是货币政策出现变化,目前来看,要使货币政策出现变化,除非通胀大幅抬头。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有没有可能出现通胀大幅抬头。

      近期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近一、两个月来一有机会,我就去外面草根调研或者电话调研养猪的上市公司、养猪的非上市公司、养猪专家、疫苗专家、地方政府、饲料企业、食品企业等,今天借此机会也与大家做一个分享。对于经济的运行我不做过多的评述,待会儿还有一些经济专家会作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这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未来对我们价格的影响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我们知道,全球整个猪肉消费量和供应量是1.1亿吨左右,其中我们的生产量大概是5200万吨左右,消费量大概是5400万吨左右,其实我们是要靠部分进口来平抑消费和供给的平衡。

      我们的消费量和供给量占了全球的50%,为什么说这个数?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我们猪肉问题的时候就会说,假若价格上涨,我们可以通过向美国进口来平抑,真是这样吗?美国的生产量大概是1100万吨,它的消费量占全球的8%多,也就是900万吨左右,它能出口200万吨。假如一个占了全球50%的市场受到一个像过去普通猪周期一样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不大的,应该是可以通过加大进口平抑一部分。但假若这个生产市场受到强大的冲击,那么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内的食品价格,还可能会影响到全球的食品价格。我们一季度进口了美国的猪肉大概是14.28万吨,美国猪肉期货价格从年初到现在就已经涨了50%。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我们的供给到底受到了多大影响。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去产能化,过去由于环保的一些要求,我们把一些中小型的猪场几乎淘汰了,以前大家印象中农村很多人家里养猪,但是由于环保的要求,慢慢地那些猪圈都全部关门了。但去年以来出现了一个“非洲猪瘟”的叠加。为什么叫“非洲猪瘟”?是因为1921年此类型猪瘟产生于肯尼亚,从非洲走向了欧洲。

      为什么“非洲猪瘟”影响这么大?我们现在进口猪肉,不可能再是猪的进口,然后在消费地扑杀(只有广东人和香港人有这爱好,喜欢热肉消费),现在都是进口经过了低温处理的猪肉,按照正常情况下,低温处理之后病毒应该都全部杀死了,病毒只有在适度的温度下存活率才很强,在一个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病毒都会被杀掉,但是“非洲猪瘟”病毒存活能力非常强,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存活,所以,“非洲猪瘟”就通过猪肉进口带到了中国,去年7月在辽宁发生了第一例,传染性特强。我们草根调研了解到,因为当时对“非洲猪瘟”的传染途径了解不足,一个地方发现了“非洲猪瘟”,那么周围两公里范围内的猪都将全部进行捕杀,因为担心猪瘟是通过呼吸传染。当然后来知道它是通过接触传染,那么后来发现“非洲猪瘟”就改用定点清除。捕杀的结果,当然这是依据我们草根调研,根据行业内的养殖主的介绍,东北大概损耗了50%—60%,我们的养猪大省山东和河南大概损耗了35%—40%(农业农村部官方公布的调研能繁母猪降幅平均也达到30%以上)。去年南方都还很好,通过发病区禁运的方式,“非洲猪瘟”没有带到南方,但是后来春节的时候由于北车南往,南车北往,这一接触性传染的病毒在今年春节左右传到了南方,现在江西、湖北、广东的损耗也有15%-20%。4月7号西藏也通告发现了“非洲猪瘟”,也就是目前中国内地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非洲猪瘟。

      1921年以来都没有“非洲猪瘟”的疫苗,但并不意味着未来我们研究不出疫苗。因为以前爆发“非洲猪瘟”的都不是生产生猪的大国。所以,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那些国家并没有多大的动力去研发疫苗。但是就我们来说,有五千多万吨的年生产量,是完完全全有动力生产疫苗的,这个市场空间巨大。但是我们去调研时,了解到生猪养殖户都建议不要生产“非洲猪瘟”疫苗。为什么?他们认为假如这个疫苗一旦生产出来,整个养猪行业的损耗至少就有20%,因为打疫苗也就意味着“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圈里生根了,生根了就会有损耗。这是对我过去看法的一个颠覆。我过去觉得有疫苗不就好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其实不是,一旦有疫苗,意味着“非洲猪瘟”在所有地方都将生根,生根就将带来养猪的损耗,这个损耗大概就提升成本20%。养猪企业认为,现在只要大家能做到努力防控,带来的成本损耗应该可以降到20%以下。

      从草根的调研来看,去年以来养猪行业的这个损耗大概有30%左右,这是去年到今年我们跟一些养猪行业人士了解到的(从全国规模饲料企业监测数据来看,2019年2月猪饲料产量同比下降23%,仔猪饲料和母猪饲料产量同比下降30.6%和38.4%)。当然,这是最乐观的预计,也有些饲料企业说可能有40%的损耗。为什么这很难统计?这次调研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包括南方,一些地方发现了“非洲猪瘟”当地是不上报的,发现了之后就随即处理了。这就为我们对未来的供给量的变化提供了很大的变数。为什么不上报?因为一个地方发现了“非洲猪瘟”,上一级政府就要追究责任。这样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会隐瞒“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本来国家农业农村部为了保证养殖户的积极性,对出现“非洲猪瘟”的养猪户会进行补贴,有补贴养殖户的亏损就会少一些,就会有积极性继续投产,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担心要追责不让上报,那么养殖户就拿不到相应的补贴,大家试想一下,那养殖户还有积极性养猪吗?这样的结果就是下一步的供给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实际的损耗可能比公布的要大,未来的供给扩张周期会进一步拉长。

      就按照我们最乐观的一个预计,损耗是30%左右,我们是五千多万吨产量,产量一下减少了一千多万吨,美国全年的产量也就是1100万吨,缺口这么大,谁有能力来补?2017年全球的猪肉贸易总量才800万吨左右。大家都说3月份的猪肉价格在涨,我们看CPI增速确实在回升,包括最近已起来的债券市场都在承压,大家对通货膨胀压力就已经开始在预期了。但是近期调研了解的结果,预计6月下旬到7月上旬猪肉价格就会真正的开始大幅上涨。为什么?因为这与各地组织对生猪屠宰企业也进行全面清理有关。近段时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监测工作的通知,屠宰企业在7月1号之前完成自检,所以屠宰企业冻库猪肉近期集中投放到市场造成猪肉价格短期内还没有出现上涨。但是一旦把这个冻库猪肉消化完,供给的缺口就直接产生了。有的投行预测我们猪肉价格会涨50%,农业农村部有个官宣说我们今年猪肉价格会涨80%(源自3月11号农博网)。但是到底涨多少,缺口这么大,谁都没谱。为什么?它是个动态的。也许猪肉价格涨了大家消费会减少,它会寻找这个平衡,也许“非洲猪瘟”继续蔓延,导致这个缺口更大。所以,到底涨多少,对于这一动态过程谁也很难预测。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个缺口有这么大,想通过进口弥补也弥补不了。与此同时,现在“非洲猪瘟”也已经开始传到了越南,预计会传到东南亚其他的地方。所以,产能缺口这么大情况下,未来猪肉价格怎么走,我是很难作一个判断。

      假如以农业农村部的80%为基准,我们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占了2.8%,食品价格占CPI权重是29%,按这个测算,叠加油价的回升,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我们的CPI增速可能就奔4%了。而且这一轮“非洲猪瘟”的影响可能会持续时间长,因为这一轮猪瘟导致种猪和母猪大幅减少,要培养它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美国投产的时间更长,他们要从建猪圈开始规划论证。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货币政策还能不能像今年一季度一样大量的宽松放货币出来,这是个问题。一旦这个方面受到制约的话,对我们整个资产配置的影响就出来了。

      大家也许会说既然是由于猪肉引起的,即便引起通胀也是结构性通胀,而且货币政策收紧也解决不了猪肉的供给问题,为什么货币政策要改变呢?回想2008年,不就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带来了结构性通胀,上半年进行了货币政策的收紧吗?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关于货币政策的担忧,也是我觉得这是我们资产配置未来的一个风险点。当然,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这一轮行情去年8月从猪板块起来的,最后“卒于猪”,恰好今年又是猪年。当然现在说这些对A股市场来说还有点早,毕竟猪肉价格还没有大涨呢。但债市还是需要做好风险防范的准备。

      借此机会说这些是希望大家都呼吁呼吁,为此,提三点建议:

      1、农业农村部也好,我们决策部门也好,现在可以做一些筹划,去大力扶持养猪行业的产能。特别是资本实力强的企业,国家可以给一些优惠政策(融资政策、财政政策等)鼓励规模化养猪;

      2、对发现猪瘟的地方不追责也不太妥,因为“非洲猪瘟”的传染性极强,一旦没有控制好,就会其他没有染病的区域造成很强的伤害,但追责带来的结果是一些地方会瞒报,这样的结果会损伤养殖户再投产的积极性,不利于未来供给的回升,所以需要把握好尺度;

      3、别因为下半年猪肉价格的上涨带来结构性的通胀最终影响到我们整个货币政策,也影响到我们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毕竟货币收紧也改变不了未来猪肉紧缺的事实,结构性引起的物价上涨,最好是通过定向财政、行政措施去解决,相反,总量政策的变化更容易加剧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

      未来我国猪肉供给的缺口有1000多万吨,全球整个可供贸易量就800多万吨,能分给我国有200-300万吨估计就是极限了,随着7月份冷库自检完成,冻肉的抛售就告已段落,预计猪肉价格上涨将随之而至。而且由于这轮“非洲猪瘟”影响的不仅是肥猪,种猪和母猪都出现了同样比例的影响,“非洲猪瘟”也还在全国蔓延,为此这轮猪周期预计将持续三年以上,大家也需要做好猪肉可能会成为“高消费品”的准备,做好未雨绸缪。这才是这次给大家讲讲猪周期的初衷。谢谢大家!

  • 越南牛市

    从2016年1月的675点,到2018年初的2000点,越南股指完成了2年间上涨196%的壮举;2019年以来,越南胡志明证券交易所的基准VN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12%。根据数据,越南是过去五年时间内全球表现第三的股票市场。

  • 突发!场外配资爆雷,有大型平台疑似跑路

    突发!场外配资爆雷,有大型平台疑似跑路,受害者自诉损失数千万

    2019-04-11 22:25

    行情来了,本金没了。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场外配资平台海南贝格富疑似跑路,交易软件无法登陆,网站关闭,客服无人应答,至少数百位投资人本金被埋。

    虽然监管层对场外配资抱以严打态势,但行情回暖之际,总有想以小博大的投资者悄悄找上这些配资平台。投资有赔有赚,配资平台却是旱涝保收,无论盈亏,平台都照样收利息。尤其是在行情好的时候,配资公司更是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排队抢配资的情况。由此可见,大多数时候,配资公司是非常赚钱的。

    但按理说“躺赚”的配资公司,为何会跑路?

    星夜飞抵海南 结果令人神伤

    4月10日晚上,广州的李先生顾不得卸下一天上班的疲惫,匆匆踏上了去往海口的航班,一路上,他都在不停地刷手机上的一个名叫 “HOMS钱江版”的APP,但奇迹没有出现,始终无法登陆!

    那个软件里面,有李先生的30万元本金及将近20万利润,总共近50万。作为一个资深股民,今年以来看行情不错,寻思着搞点配资放大盈利。

    3月份的时候,在搜索引擎上,他找到一家名为贝格富的配资平台,“我以前也做过配资,大致的套路是熟悉的。这家配资平台相比之下手续费比较低,比如说10万本金,配资8倍杠杆,利息只要8000元/月,而且钱又是打到公司对公账户上,感觉可以试一下。”3月4日,李先生投入第一笔8000元本金,配资8倍,通过支付宝转账到“海南贝格富科技有限公司”尾号为3311的农行卡号上。之后几天里,李先生不断增加本金投入,刚开始都是通过支付宝转到对公账户,一直到3月中旬,“客服说现在监管层严打配资,他们平台被盯上了,对公账户资金量太大不能走了,只能转私人账户。打配资这事我看新闻也知道,确实是真的,那就打私人吧。最后一次转款应该是3月底,前后转了30万进去。”

    “HOMS钱江版”系统据说10日收市后就不能使用了,李先生直到傍晚才知道消息,第一时间买了去海口的机票。到海口已是深夜,次日一早,李先生就赶到了“海南贝格富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在我之前可能已经有人来过了,我一去保安就告诉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公司在这里办公。”辗转又去了注册地所管辖的派出所,派出所的人一脸疲惫,据其说是一夜没睡,昨晚开始就不停有受害者过来报警,“排在我前面的哥们也是昨晚从杭州赶过来的,报警记录上我看到最大的一单被骗金额是800多万元。”

    据多位受害者反映,他们均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这家贝格富配资公司,记者输入“贝格富配资”搜索,排在前列的是国内某知名网站的一篇文章:2019年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榜前十名配资公司实力大比拼。打开一看,文章里面赫然将贝格富配资排在第一位,理由是:国内公认最大实盘配资平台。里面还写道:贝格富股票配资平台与美国华尔街著名投资大师 Peter Lynch旗下投资团队洽谈3年共同出巨资创办,贝格富前身是已有16年历史的配资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登陆天眼查发现,海南贝格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3日,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江俊为最大股东,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为60%,另一大股东为庄宇航,出资2000万元,持股40%。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海南贝格富还通过PS假图片,营造出公司实力雄厚的假象,并在某些网络自媒体平台发布推广文章,号称存100元可送9000元的配资优惠。但据受害者介绍,存100元确实可送9000元配资体验2天,但这9000元如果盈利了,需要在贝格富配资平台成功配资后才可提取。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投资者注册。

     

    “贝格富推广很有一套,百度排名站,百度知道,各种贴吧,公众号之类的都有广告。我是三月初看到网上的广告,中旬开始使用这个配资平台的,然后再百度查了一下这个公司口碑,很多评价都说好,我才参与的。我放了34.58万的本金,用10倍杠杆配了330万”,一位受害者说。

     

    (数据来源:天眼查)

    记者在“贝格富诈骗”群中看到,短短一天多时间,这个群已经有300多人,他们在群内通过小程序自发统计受害人地域、联系方式、损失金额,记者拿到的一份受害人清单显示,受害者群体散布全国各地,投入金额不等,最少的是5000元,占比最大的区间是20万-50万元。最大的一笔,是群中一位受害者表示自己有1200万元被贝格富套走,但真实性不详。

     

    部分受害者登记被骗情况。

    “我之前使用过配资,但是那家配资平台限制太多,对仓位要求较高,收费也比较高,所以就在网上找到了现在这家。我总共加了他们3个客服,前期非常的积极和热情。平台关闭后,早上我给客服发信息,他们没有再回复我。”一名受害者向记者解释他为何为选择这家配资公司。

     

    受害者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海南贝格富科技有限公司的配资转账记录。(杨树/摄)

    “刚开始我比较小心,只转了8600元进去,赚了6000多元后就提现,我发现他们是对公账户海南贝格富科技有限公司转的,所以就放心补仓了。”而另外一位受害者提供的信息显示,4月初,该配资平台开始提供了私人银行账户和支付宝账户给投资人用于打款。

    “昨天下午配资平台还可以登录,晚上11点左右的时候我发现官网没办法登录,APP也登不进去。”记者看到,该受害者所说的APP名为“HOMS钱江版”,现还可以打开,但是账户无法登录。

    配资平台为何跑路 模拟盘?实盘?

    记者发现,受害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炒股经验,很多人都曾经玩过配资,并非“股市小白”。采访时,多名受害者表示,难以理解该配资公司为何要跑路。按理说,今年行情不错,配资公司光靠收取利息,就能过得很滋润,现在又很少会有个股因连续一字跌停不能强平的极端行情。“除非他们做的是虚拟盘!”

    所谓虚拟盘,就是投资者的交易,并没有最终接入的交易所的系统,只在该配资平台上显示,投资者与配资公司之间互为对手盘,现阶段行情好,所以配资公司赔得多,难以承受投资者的提现需求,所以选择跑路。

    贝格富配资平台无法打开后,部分受害者将矛头指向开发有“HOMS钱江版”的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而就在2019年的4月3日,恒生电子曾发布公告澄清“目前恒生电子及控股子公司均未研发、销售任何配资软件。”

     

    记者发现,受害人使用的“HOMS钱江版”需通过特定的链接下载,界面与市场上的“HOMS钱江版”有所不同。某受害者表示“之前在平台交易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因为我怕买不到票,下单就会比当前股价高一点这样买,但是每次买的时候成本就是按当时提交的价格而不是实时价格成交。”

     

    受害者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配资平台交易记录与实盘对比情况。

    “首先27分,我卖出去是价格10.35元,实际盘口成交价是10.36元。再次27分的成交手数对不上。配资平台加起来是1666手,实盘中只有832手,1666手跟832手相差巨大,这就是虚假模拟盘操作。”受害者向记者表示,在平台关闭前,他已将交易记录保存了一份,并和实盘进行对比。

    受害人昨(11)日晚发现贝格富配资平台无法登陆,随后没多久,贝格富在官网挂出一条平台关闭消息,表示为响应国家政策,公司决定停掉所有股票配资业务。公告中仅留下一个邮箱,要求投资者按要求提交提现资料。

     

    大部分受害者均表示,没有向他们留的邮箱发邮件,希望特别渺茫,很可能只是配资平台的缓兵之计。

    李先生已经订好12日回广州的机票,“在这等着也没意义,目前还没有立案,派出所说暂时无法定性是集资还是诈骗,现在只是作一个登记与统计,他们再往上报。”